廖家牛肉麵的最新評論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金華街98號
電話 : +886 2 2351 7065
附近:台北中式麵食店
關注facebook:Facebook
簡樸的日間餐廳,供應豐盛的牛肉湯麵,許多當地人時常在店外排隊。
牛肉口感還不錯,但點小菜切好還要自己拿也就算了,但需要口頭告知一下顧客,感覺不太舒服。
四十年前廖家牛肉麵在潮州街開張時,我是高中生,覺得這牛肉麵是天下第一。湯味濃厚香醇、帶有中藥味。四十年後終於再嘗了一次,地方不同,掌店的長得像四十年前的老闆,服務很好,但味道變了,少的是自然食材的香濃與中藥味,多的是鹹度與湯的混濁度。不用説我是失望的。真是歲月如流,好花不常開,盛宴不再!
室內有冷氣,上餐速度也很快,湯頭濃郁好吃,到用餐尖峰時段會排隊。
湯頭很不錯,肉也還可以,麵很普通
說實在的,嘗過後就不會再去吃了!牛肉麵沒有特色,且湯麵的湯很淡感覺有參水!
在路邊一間牛肉麵店
牛肉麵看起來不是說很起眼
但是味道卻是十分的好
牛肉軟硬適中就算有筋的部分也不會難以咀嚼
也不過於軟爛
湯頭也不會死鹹
雖然一碗170
但吃起來覺得算是挺值得的
推薦
只賣味道很足的清燉牛肉麵 湯頭超棒 除了要排隊外 位置較少 其他都很不錯
湯頭很棒,沒話說的棒。肉很好,可惜小塊了些。單價相較同區的牛肉麵店略高。
30年前住朝洲街時是常客,老闆姓廖,全家人在經營,客人自己選位入座,不需排隊,在10年前再次吃過-次很回味,每次回台北均想再去品嘗,但因時間因素無法如願,終於在今午(6月19日)排隊半小時有位入座,豆干、土豆、泡菜保有原味好吃,但小小—盤$40元實在有點貴鬆鬆,待牛肉麵端過來,我們同時發現沒有牛骨湯頭的香味,且牛肉片及湯偏深黑色,我們立刻嘗試了-口湯,感覺湯頭沒有以前的香醇且肉片有些硬又鹼,真的味道不同,我覺得-碗$200元又不好吃,且要排隊在店外排隊受熱浪之苦,不值得專程排隊受苦,不會再前往消費了。
一天內二次路過這家大排長龍的麵店
恰好第二次經過快打烊
多看了一眼
老闆娘吆喝著「客人~還有兩碗的份量」
腦波弱~魂和軀殼就被牽進去了
果不失望
牛骨熬製湯頭相當醇厚
既不是豆瓣紅燒、也不是清燉湯頭
滷製的牛肉味道足又不失軟嫩口感
很適合冬天來上一碗
同場演出
小菜一盤
豆干孔洞細緻 好涮嘴
趁著營業時間快結束趕緊排隊,莫約等了8分鐘即入座,本次點了小牛肉麵+小菜的拼盤。
牛肉塊約有五六塊,說多不多,但是吃的出來有額外滷過帶有微微滷香蒜香。
湯頭剛喝下覺得不夠紅燒又不是清燉,雖然很好但總覺缺了什麼。
去找了酸菜醬料,採推車式供應,很特別是竟然有“蒜頭”,看到這種不明所以的東西趕快拿了配著吃就對,通常這代表著店家獨門的美味,趕緊扒了皮丟入湯內。
咬一口蒜頭再大力吸一口麵,哇~好搭!真正對味真正好吃啊!!!
麵吃剩一半,再加入單吃沒味道的酸菜、拌入辣油,整碗麵又提升一個層次,讚啦!
小菜牛的綜合拼盤150就有點貴,不過當然也算好吃,可以淋上醬油,也可以泡入湯內熱熱吃,牛筋泡久了變得軟嫩會入口即化,也有趣!
如果享用完畢,擔心嘴巴卡了蒜味,可以順道飯後運動,走幾步到員林商店買好喝的黑豆漿喝喔!(提醒注意員林商店營業時間)
一波三折,三折肱唯糧醫。
下午三點,正好趕去三點半才打烊的排隊名店廖家牛肉麵。果然,一走進去還有三張空桌,夥計交代可以吃到三點五十分。
一口氣點了三樣:
滷豆干。豆干被取出解刃之前,一直泡在滷鍋中,想當然浸滷得透徹,無須沾淋油膏。夥計刀工細膩,幾乎切出燈籠牛肉的薄度,剖面像切成七段的法國麵包切片,有著一圈一圈象徵真理的孔洞,吸附著柔和的湯汁,口感也相當柔韌。
牛腸、牛肚拼盤。牛腸內層儘管圈套緊實,嘗起來卻柔軟適口。最外圍經過煙燻,像淡淡的、淺淺的哀愁。牛肚用的是毛肚,瘤胃吃起來像鮑片一樣彈牙耐嚼,上頭的乳糜磨蹭著舌面味蕾的乳突,癢癢的、滑滑的,很刺激,吃得人腸胃舒服。
小菜類尚有皮蛋、豆腐、豬頭皮、泡菜可選;牛肉類則有牛舌、牛尾、牛排、牛筋、半月板(月亮)。
牛肉麵。重頭戲在湯頭,單用數十副大骨熬製的原汁原味。湯色濃濁沉重,舀起來盡是牛髓渣末;氣味芬郁中帶著辛甜,絲毫不掩牛色;入喉鮮濃燙口,清爽無雜味,讓人不自覺一口一口喝下去,幾乎要見底,才意識到該挾肉吃麵。難怪店家在壁上貼上數張聲明恕不加湯的條子。
大碗大概有十塊腱肉,咬下去似乎有點硬,但咬開後可以一絲絲撕散,滑潤潤的;中間夾了一層薄薄的筋,燉得糊爛爛的,都不卡牙。下了一把空心菜,也洗得很乾淨,一無土味,脆脆的,增加口感變化。麵體偏彈,總之只要是分開煮的,沒有澱粉糊的味道就好。
這鍋外濃內清的湯頭實在太好了,集骨感與豐腴、大方又有深度之反差,傲嬌倒不行,煞是可愛。臨行前忍不住又外帶一碗大骨湯。
也是一家名店,某次偶然經過赫然發現大排人龍,細查之下才發現原來他是連續榮登米其林必比登榜好幾年的牛肉麵強棒店。
我,當然不可能排隊。所以選擇離峰時間前來用餐(16:00)真的不用排隊,不過店內還是坐滿七成用餐客人。
點了小碗牛肉麵(170)跟豆干,這豆干能切到如此薄的刀工當真佩服,湯頭介於紅燒跟清燉之間,牛肉燉的好吃不過有些稍柴,唯一可惜的就是麵體用的是機械麵而非手工麵稍稍扣分,一餐下來跟在日本吃拉麵的價位也差不多了~
不是紅燒而是清燉帶蒜味的濃郁湯頭很有特色,家常麵煮得Q彈不會太軟爛,現切豆干名不虛傳。
意外對味的清燉牛肉麵
湯頭感覺是牛骨所熬出來的清甜
牛肉味道也是恰到好處
專屬於當地的老店滋味
一家你不能錯過的牛肉麵…清燉的,試試他們的小菜,你不後悔
牛肉口感偏澀, 湯頭不錯,豆干切的很細, 口感佳,泡菜脆而不酸, 有機會還是可以來試試.
麵條Q, 用料實在,湯頭非一般醬油湯,經大骨熬煮。值得一嚐的牛肉麵,還有米其林雜誌推薦喔!
點了一碗牛肉麵,麵的湯頭很濃郁,肉吃起來軟嫩量又多!
老字號牛肉麵店,小碗一碗170,價格屬高檔美食,湯頭不死鹹不會有口渴感!
非常傳統味道的清燉牛肉麵!湯頭喝起來很順口,不管是鹹度或甜度都恰到好處,也沒有油膩感,吃一半再拌入酸菜,又有不同層次的味道。至於牛肉的口感則較為乾柴一些,幾乎整塊都是瘦肉,不過燉的味道跟清燉湯頭很契合,不會格格不入。
整體來說,非常enjoy的吃完這碗牛肉麵,也很喜歡麵裡放一些空心菜,至少不會有都在吃肉的膩口感!
牛肉麵湯頭濃郁,滷味入味,可惜座位不多,正午來用餐,要有排隊等候的準備;雖然中午不休息,營業時間到下午五點,但是賣完就打烊囉!
這裡幾乎兩三週就會想念來吃一次
湯頭好
平日裡食慾不佳
來到這裡
自然而然可以把整晚麵湯吃完
特別是滷味
愛不釋手
注意⚠️
現在只到五點ㄛ⋯⋯
晚上不要跑去吃了
沒開…
清燉的湯頭很合個人口味,但大碗的牛肉麵200元不便宜,不執著於牛肉的人可以來碗湯麵,其他點個豆干、海帶、豬耳朵等魯味也可吃的滿足。
喜歡臺灣老味道的人,來這裡就對了,味道香,湯頭濃,牛肉更是人口即化,不推薦太對不起自己了
一、真的湯頭,不是肉骨粉泡的。
二、現切豆干好吃,
三、價格太貴。
星期日下午一點半到、排隊排了40分鐘。坐到位子想說很快就有得吃了、結果又等了10分鐘。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因為我發現後來的客人都很快有麵可吃。小菜當時也沒剩幾樣、吃完麵之後才看到又補了。當時也不想再叫菜了。總結、花了快一小時才吃到的牛肉麵只花了10分鐘吃完。牛肉麵是很香啦、不過有點過鹹、而且這種很像死鹹的那種。不知道為什麼。總之、我是不會再花50分鐘等吃一碗麵了、因為其實有很多地方也有好吃的牛肉麵。
I think this place is way overrated because of the Michelin recommendation。I mean it’s good but not good enough or worthwhile to wait for over 40 minutes in the sun for it.
豆干切的超讚!湯頭很美味
溫潤又順口的清燉湯頭搭配傳統陽春麵及空心菜,更別說是燉的恰到好處、口感鮮明的牛肉塊。
帶著剛吃完早餐的飽肚來,竟也情不自禁的嗑了友人點的半碗麵。😳
豆乾不用多說,圖片裡清晰可見的豆乾孔隙、刀功了得的薄度,炎炎夏日裡來上一盤搭配著麵吃,再差的胃口都被打開了。
友人給他豆乾的評價是台北第一名,我認為一點也不誇張。
牛肉湯甜,豆乾正!
喜歡湯頭!加空心菜加分!牛肉給很多!
但一碗170,牛肉肉還好,只開到17:00,沒有令人想要排隊的衝動⋯
大勝永康、林東芳牛肉麵
價格非常合理
米其林推薦了,當然是沒問題的!湯頭濃郁不油膩!清清爽爽吃得舒服!5顆星!
湯頭溫醇有後韻,十分濃郁但不油膩,牛肉塊略有肉絲感,但好入口,麵條是我喜歡的陽春麵,必備一定要加一點店家的招牌辣油,讓整碗湯頭更顯層次,雖然小碗不大碗適合女生,價格要170,男生適合點大碗200,整體價格中上,中午時段需要排隊,但翻桌率快,之後會再次回訪
排隊名店,牛肉麵是不錯吃,燉的很軟,不過更推的是現切豆乾,刀功好加辣更好吃
超讚的湯頭,牛肉不韌不軟爛,麵條有彈性,怎麼吃都不會膩
從小吃到大的店,已經很久沒來吃印象一碗145竟然變成200了。。。
漲價也太高
金華街老牌牛肉麵店之一,小碗170,特色是牛腸,豆乾,不便宜,另家老店是老張牛肉麵,傳承的味道.
湯頭覺得喝完很渴,麵是一般家常麵,麵量算多,但是肉感覺吃起來沒有很記憶感的味道,口感偏瘦,建議切豆乾的助手可以戴手套比較衛生。
湯頭一級棒!沒話說。
豆干也一級棒,夠入味,切的又夠細,這兩樣不輸永康牛肉麵。
喜歡吃牛肉麵的老饕,不會失望。
排隊的店,但老闆服務態度好
切豆干的刀工厲害,真的切得很薄,牛肉軟嫩,湯也不油,但如果單純用牛肉麵的世界觀來評比的話,只能拿到3.8星。主要是敗在麵體及湯頭的記憶點之上,沒有令人驚艷的地方。
不好不壞的湯頭,吞得下去的牛肉,素素的麵條,無味的海帶+沒什麼意思不想記住的腸子,這樣350台紙,剛好路過請繼續路過,特地跑來+排隊的歡喜甘願就好。不想浪費350只好盡量塞進胃裡。最後結帳沒給發票!
牛肉麵湯頭濃郁~小菜必點現切豆乾
乍看之下湯濁,實則跟林東芳有著不一樣的清爽跟甘甜,不是暴力系的味道。肉滷到一咬即化,喜歡口感軟的這裡是好選擇。唯一小遺憾就是麵的部分比較沒有特色,換個搭的上湯跟肉的麵應該可以再漲50元當做日本來的拉麵在賣XD
等了40分鐘左右,湯頭濃郁,價位有點高,牛肉很小塊很薄,可以點湯麵配小菜就可以了。
吃了好多年的牛肉麵,不能錯過廖家的豆乾+辣椒醬油,很推薦!
有別於一般人對清燉牛肉麵的印象,且第一次看到裡頭放菠菜。
好吃,但肺炎時期還要等40分鐘以上真的太久,等20分內才比較有意願吃
湯濃味美,建議點小碗的,吃大碗的會吃太久,吃到後面會麵太軟缺乏咬勁口感。
大排長龍的名店,但口味似乎沒有搬家前維持的那麼好,湯變淡了,麵條咬勁也沒那麼彈牙。用餐時間幾乎要排半小時以上。